导读: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血管病例约为130-150万,死亡人数约100万,3/4的幸存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和大小便障碍等后遗症。这些人中,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超过1/3,其中病情较重者约1/3,且在初次得病3-5年内可再次复发。
脑血管疾病是由不同原因导致的脑部动脉系统发生病理性改变引起的各种临床疾病。急性发作表现为脑中风,临床上以意识改变、口歪眼斜、肢体偏瘫、言语困难、大小便失禁为主要表现。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是造成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哪些情况容易诱发脑血栓
长途久坐:办公室工作、看电视或长途旅行时,因长时间久坐,下肢长时间不活动,容易诱发局部血栓,血栓脱落流进体内一些重要组织器官,会导致死亡。因此,长时间久坐的人应该注意适当活动。
睡眠姿势:据调查,大部分中风病人平时都习惯于采用“向健侧”(指没有脑部病变的一侧)睡眠,其原因可能由于枕头高低不适或手臂枕在头下,加上中老年睡眠中很少变换姿势,使动脉血管扭曲受压,造成原来已经因动脉硬化而使管腔变窄的颈动脉血流变得更慢,在动脉内膜损伤处形成血栓。
因此,有动脉硬化病史的老人最好仰卧而眠,睡前不应服降压药物,以免由于血压太低,而使血流更加缓慢。此外,临睡前喝杯水也有助于防止血栓形成。
科学饮食可预防脑血管疾病
目前,对于脑血管疾病国际上尚无特殊治疗方法,目前关键在于预防。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肥胖、吸烟、嗜酒、食盐摄入过多等因素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关,其中高血压病是主要因素之一。
医学和营养专家都认为,中老年人每天适量食用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降血压、降血脂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微量元素铬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e等营养素。
另外,在膳食中注意少摄入饱和脂肪酸(如肉类,动物油脂等),减少烟酒,保持正常情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降低脑血管疾病发病概率的重要条件。(责任.:shmil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