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3季度我国中药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超两成
今年前3季度我国中药进出口额为30亿美元,同比增加25.12。其中,出口22.7亿美元,同比增加26.11;进口额为7.7亿美元,同比增加22.3。除中成药出口同比略有下落之外,其余各类中药商品进出口均有一定增长。
各类商品出口增幅提高
今年前3季度,我国植物提取物进出口额为13.3亿美元,同比增加21.5。其中,出口额10.45亿美元,同比增加22.29,已走出去年低迷状态,出现稳步回暖趋势。致使这1结果的主因是传统市场回暖,另外,优势品种出口继续保持较大增幅。
今年前3季度我国中药材饮片出口额为8.47亿美元,同比增长44.16,增速大幅提高,主要是由于出口平均价格大幅提高,同比上涨38.18;中成药出口额为1.95亿美元,同比下落1.93,是中药进出口贸易中唯一出口额同比有所下落的大类商品;保健品出口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4.93。
今年前3季度,我国中药进口额为7.7亿美元,同比增加22.3。进口量最大的大类商品是植物提取物,进口占比到达37.54。
传统市场需求旺盛
目前,我国中药已出口至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地区是中药出口的传统市场,也是主要市场。今年前3季度我国中药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为14.1亿美元,同比增加29.43,占比到达62.26。在亚洲市场中,日本、中国香港、东盟为主力,其中日本市场今年前3季度对中药的需求不旺,处于较为安稳的状态,主要主权债务太高、与亚洲各国和地区间的矛盾也对其经济发展构成很大影响。今年前3季度我国对日本中药出口额为3.2亿美元,同比下落8.24,而同期我国对其他主流市场的中药出口额都呈大幅上升态势。其中,我国对马来西亚的中药出口额高达9461万美元,同比增长102.48,超过越南,马来西亚成为我国中药出口亚洲的第四大市场。
美国市场一直是我国中药出口的重要目标市场,连续多年是我中药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今年前3季度,我对美中药出口额为3.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29。
今年前3季度,我国对欧洲中药出口额为3.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86,占我国中药出口的16.42。
中成药出口基本安稳
从一定程度上说,中成药出口情况可以看做是中药国际化进程的风向标。2012年我国中成药出口额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15,是增幅最大的中药商品,也是去年中药出口的唯一亮点。今年前3季度其他中药商品出口都回暖,但中成药出口额却同比微降1.93,为1.95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中成药在国外依然是以华人圈消费为主,市场容量增幅有限。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也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但是,2012年我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额仅为1034万美元,同比下落22,成为近5年来对欧盟出口中成药的新低。近年来,欧盟传统药注册是中医药行业的热点话题,也一度成为中药以药品身份在欧盟销售的羁绊。自《欧盟传统药注册程序指令》于2011年4月30日截止后,我中成药出口欧盟就出现下滑趋势。今年前3季度,我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额为886.24万美元,同比增长14.99。其中,荷兰是我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的第一大市场。
中药材出口价格大幅上涨
今年4月开始,国内中药材市场价格又开始节节爬升,致使中药材出口价格也大幅上涨。今年前3季度我国中药材出口量为148675吨,同比增长4.32;出口平均价格同比上涨了38.18,出口额达8.4亿美元,同比增长44.16。
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仍是我中药材出口主要市场。其中,今年前3季度日本市场较为疲软,我国对日本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量为14325吨,同比下落3.37;出口额为1.57亿美元,同比下落5.9。今年1~6月,我国对马来西亚和德国的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增幅较大,分别为5200吨和3788吨,同比增长39和83.24。
我国中药饮片出口主要省怎样治疗白癜风分大都有明确的出口定位。前几年,出口额较大的两个省分是广东和广西,借助区位优势,广东、广西占据着我国中药饮片出口前两名;植物提取物的主要出口地区为上海、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分;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地区为广东、浙江和山东等省分;中成药的主要出口地区为福建、广东和天津等省分。
3大特点值得关注
受国际经济形势大环境好转的影响,今年前3季度我国中药进出口贸易整体回暖,一些影响行业走向的因素值得关注。
原料类产品出口应尽快加强规范。当前,我国中药出口主要商品是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饮片,原料类产品占总出口额的80,但现有的植物提取物标准已不能满足产业升级的要求。目前,国家标准主要包括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共47种,其中常规意义的提取物唯一26种。对此,中国医保商会已组织国内植物提取物企业制定出首批7个植物提取物出口国际商务标准,弥补了国内植物提取物标准缺失的空白。在此基础上,中国医保商会又启动第二批国际商务标准的制定,以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部份原料类企业期待转型。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入推动,中药材饮片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的深入进行,中药材饮片业已愈来愈规范,小包装、精品饮片成为很多中医院的主流用药。“新荷花”、“康美”品牌的出现,标志着中药饮片企业已开始更加重视品牌的建设与打造。
与此同时,国内植物提取物企业也不满足于从事简单的原料生产而沦为国外高价保健品的原料供应商。西安皓天、北京绿色金可、康恩贝、河北晨光等优秀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敏锐发现国内保健品消费市场行将开始高速发展的趋势,纷纭转型,开始或正在尝试研发自己的保健品品牌,以取得更大的利润,其有益探索将打开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发展的新空间。
中药国际化步伐将更加稳健。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在提倡中药“走向世界”,同仁堂、天士力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在海外设立连锁店、形象店,努力用一种崭新的营销模式把中药保健品带到世界各地。2012年,成都地奥叩开了欧盟传统药注册的大门,兰州佛慈的“浓缩当归丸”已半步踏入瑞典国家药品署的大门中医白癜风的治疗。另外,佛慈的“元胡止痛片”、广州奇星的“鼻炎片”、白云山的“板蓝根颗粒”、和记黄埔的“穿心莲片”等多个品种都已分别在欧洲不同国家进入注册程序。为推动更多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洲市场,中国医保商会计划于明年组织国内有关中成药企业造访瑞典药品署,并在瑞典举行培训班,进一步买通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的通道。同时,他们还将造访欧洲医药流通企业及医院,探讨注册成功的中成药尽快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