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与青霉素、安定被认为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年化学家霍夫曼在水杨酸的基础上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成为了第一个发现的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用于临床治疗已有一百多年,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很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形成,被用于冠心病、脑血管及其他栓塞性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1.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指的是控制其危险因素,从根本上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家族史,以及吸烟饮酒习惯等。一般,一级预防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健康饮食等)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不需服用阿司匹林;但是对于血压、血糖或血脂控制不佳,有早发心梗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存在且没有出血风险的40~70岁的人群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剂量为每天75~mg。
2.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指的是对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等)的患者进行预防进而改善预后、防止病情进展、防止复发。如患者无禁忌证,应将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长期服用。每天75~mg是阿司匹林防止血管事件最有效的剂量。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和用途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化酶,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生成,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管壁上一般长有斑块,当斑块脱落或破裂,血小板就会聚集,聚集的血小板和其他物质形成了血栓,易把血管堵死了,也就发生了心梗、中风这样的危重事件。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预防心梗、中风等危重事件的发生。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的用法用量阿司匹林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食物可降低阿司匹林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其吸收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吸收慢,食物可影响其吸收,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在饭前20~30分钟服用,一般不应掰开服用,特殊情况下,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首次剂量mg,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阿司匹林普通片剂可以饭后服用。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1.阿司匹林可增加严重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者禁用。饮酒前后不可服用阿司匹林。
2.易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皮疹、咽喉肿胀、或哮喘发作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止服用。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服用阿司匹林需小心谨慎。
3.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分娩前2~3周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在乳汁中排泄,哺乳期妇女长期服用该药应暂停哺乳。
4.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禁用;手术前1周停用,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出血不止。
5.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服用阿司匹林偶见溶血性贫血需慎用。
6.阿司匹林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尿酸滞留,痛风患者慎用。
提醒:阿司匹林是一个长期使用的药物,平时放在家中应密封,25℃以下环境中保存,如室内温度较高,可以将药物放在冰箱保鲜层中储存,取出立即服用,避免潮解,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司匹林泡腾片等用于解热镇痛时是非处方药,但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使用的阿司匹林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为了防止漏服,每天固定时间按量服用,不可骤然停药,以免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调理脾胃用归脾丸还是逍遥丸?很多人都用错了,医生教你合理使用中医:大便粘腻、脸色爱出油?湿气重百病生,四味中药,改善体内湿气重中医:脾胃虚弱,湿滞中焦?李东垣一剂升阳益胃汤,清热除湿专治脾胃病中医:神奇的中成药,补中益气丸的15种妙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