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高血压2.45亿。《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也指示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严重,20-29岁患病及高风险人数已达15.3%,30-39岁更高达29.0%,心梗和脑梗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民健康的1号杀手。
在所有疾病中,猝死是人类最严重的疾病,是病魔之首,且72%以上是发生在院外,而猝死的绝大部分病因正是心梗和脑梗等心脑血管病,其中仅仅心梗就占据猝死总人数的75%。
心梗和脑梗不仅发病率和致死率高,而且幸存者也多伴有严重的致残性后遗症,比如脑梗造成的偏瘫、长期昏迷等情况。在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同时,还造成了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如何预警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能够完全做到对心梗、脑梗等疾病进行早期预警和防治。常用的项目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简称A2)、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这三个项目可以直接检测患者的血管情况,能够做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预警。
心梗三项(cTnI/CK-MB/MYO)、S-β蛋白、D-二聚体(D-Dimer)等项目可用于对心梗、脑梗和血栓疾病的检测,在临床有广泛的应用。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叶酸(FA)等项目可以对高风险患者的健康进行监控。
哪些人应该进行检查呢?
在大家潜意识里,心梗和脑梗这样的事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案例中有不少中青年,他们年轻力壮平时看起来似乎挺健康的,为何也会发生心梗和脑梗?
所有的心梗和脑梗都是潜伏已久,甚至说是“蓄谋已久”,医生在对大量临床病例的分析中发现,中青年发生心梗和脑梗的病因,主要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超重/肥胖等内因和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等外因密切相关。防治心脑梗,不仅要进行预防,更要定期进行风险筛查和体检,根据国际医疗指南和国内临床专家建议,以下人群应当进行心梗和脑梗风险筛查和体检:
01
一
有冠心病、脑血栓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或存在心脑血管病既往史、家族史的人群
对于冠心病、脑血栓患者,进行心脑梗风险筛查能够评估危险程度,科学调整降脂目标;对于存在心脑血管既往史或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进行心脑梗风险筛查,有助于早防早治,铲除心梗、脑梗和猝死的苗头。
02
一
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症状人群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因素会导致心脑血管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引发心梗、脑梗危及生命。
03
一
吸烟和过度饮酒人群
抽烟、喝酒是诱发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喝酒过度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引起心血管问题,而吸烟已经证实对血管内皮有明显的损害。
04
一
熬夜和睡眠不足的人群
有研究对全国职场人士的调查显示,很多职场人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长期熬夜,甚至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这会对身体和精神造成双重损伤,很容易造成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05
一
肥胖和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
生活中,许多人未能充分认识到肥胖症危害,长期摄入过量的油脂类食物,且每周体育锻炼活动十分有限。据对城市居民的调查统计,有半数以上居民每周运动不足1小时,这些因素对身体健康造成了多方面、多系统的危害,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系统损害最为严重,甚至可以直接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和结构。
06
一
中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免疫力下降,血管也越来越老化,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逐年增加,更需要进行有规律的体检。一旦发现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重大疾病的风险,就能依据风险程度提前采取对应的有效防治措施,避免发生猝死。
心脑血管疾病预警套餐
预警套餐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三个临床检测项目组成: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
①Lp-PLA2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预测指标。
②Lp-PLA2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③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患者Lp-PLA2水平。
同型半胱氨酸Hcy
①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会使氧化自由基大量产生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对血管造成损伤和破坏。
②H型高血压即是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二者协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③通过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降低Hcy浓度,达到治疗效果。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①hs-CRP可用于诊断和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②参与了动脉硬化的病理过程,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③结果判读时要注意排除感染类疾病的干扰。
Lp-PLA2项目在国外早有应用,医院、医院等医院的心血管相关专家发布《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后,该项目开始在医疗机构被广泛应用。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国际权威推荐使用年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
在未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检测炎症指标如hs-CRP或Lp-PLA2可以鉴别出有较高卒中风险的患者。
年ESC欧洲心血管疾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
对有复发急性血栓事件的高风险患者可以检测Lp-PLA2以进一步评估风险。
年中国医师协会《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Lp-PLA2水平可以预测无症状高危人群,已接受他汀治疗且胆固醇水平控制较好的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
怎么解读检查结构
根据下图,我们可以将检查结果大致分为五类:正常、临界值、轻度风险、中度风险、重度风险,我们将会结合您的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给予您详细的说明和有效的指导意见。
临界值
略高于正常值,属于观察区间,建议3-6个月内复查,同时,需观察原有基础疾病的病情变化,严密监测身体其他指标如血压、血脂、血糖等。
轻度风险
建议1-3个月内复查,观察检测值有无动态性的增高。平时需要严格戒烟、戒酒、注意饮食健康、多进行有氧运动。同时,对于轻度风险患者还要积极地治疗原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严格避免经常性熬夜、过度疲劳、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多项容易诱发心梗、脑梗发病的不良因素。
中度风险
建议每月定期进行复查,观察检测值有无动态性增高,除了更严格地执行上述对于轻度风险病人的一切建议和措施外,还建议咨询医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防治,避免发病。
重度风险
建议每周进行复查,严密观察检测值有无动态性增高或降低,同时建议病人积极就医,由医生考虑是否要住院观察或采用抗凝血等相关治疗。另外,还建议平时病人身边尽量有亲友或家人陪同,避免进行登山等重体力活动,防止意外的发生。
项目参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