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封山,大雪封河。

年12月7日迎来大雪节气,

太阳到达黄经度。

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南方已进入隆冬,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

二候虎始交。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的到来不仅衍生了许多有趣的户外活动,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饮食,现在就跟随小迪一起来看看大雪习俗都有哪些吧。

大雪食俗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按照节令食俗,不少人家要在此时节把肉、禽、鱼类盐渍后风干保存,预备过年时享用。

大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披上冬日盛装,天气愈发寒冷。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南京人在此时节多爱吃大萝卜。用萝卜加工成的萝卜圆子,多年来一直风靡老城南一带。老城南人有下午吃点心的习惯,围坐在摊子前,摊主在煮沸的水中舀出几个圆子盛在碗中,撒些蒜花,有滋有味。

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大雪白天短、夜间长,所以,古时各手工作坊、家庭手工就纷纷开夜工,俗称“夜作”。手工的纺织业、刺绣业、染坊到了深夜要吃夜间餐,因而有了“夜做饭”“夜宵”。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各种小吃摊也纷纷开设夜市,直至五更才结束,生意很兴隆。

大雪养生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

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

首选食补

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蜜桔、柚子、脐橙、雪橙等都是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冬令食补,补阳气是关键。最简单容易的方法,就是在冬季烹调食物的过程中,加上一些富含热能的香料,比如葱、姜、蒜、肉桂、川椒、小茴香等,可以和任何食物搭配,吃进的食物因为有阳气的搭配,而易于消化吸收,还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

对症进补

阳虚体质的人其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经常感冒、心悸胸闷、口淡不渴等,此类人群可吃些温热性食物来保暖,如羊肉、虾、韭菜、胡桃肉等,而鸭肉、香蕉、黄瓜、梨、绿豆、冰糖等凉性或寒性的食物则最好少吃。

若是低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大便燥结、夜里易出汗、睡眠不好等阴虚者,则需要和温热性的食物保持距离,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类以及山药、甲鱼、黄鳝、泥鳅、淡水鱼、鸽子等才是最佳选择。

小贴士

一般体质弱、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宜“慢补”,体质较好的人要以平补为主。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

保护心血管

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最易好发的季节,因为气候严寒,全身的血管收缩,原本三高的患者,血管就已有硬化堵塞的现象存在,加上寒冷收缩,使得血管堵塞的问题更行严重。

所以三高患者的食补,则要在上述基础上,尽量减少肉类的摄取,肉类摄取过多,导致过多的脂肪与胆固醇在血管壁内堆积。可选择决明子、丹参、三七代茶饮,适量运动,以代谢体内过多的胆固醇。

重视养肾

中医所谓的“肾”,除指西医说的具有泌尿功能的肾脏外,还包含生殖、神经系统、贮藏、营养、生长、造血、内分泌等功能。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节气,肾在季节里属冬季,在方向中属北方。肾又属水,水有寒凉的特性,冬季和北方相对来说又比较寒冷。

因此在冬季肾气最为不畅,也最容易罹患跟肾有关的疾病,此时应重视“养肾”。

健康体质的人群可以食用一些阴阳双补的补肾方,如枸杞腰花粥、牛肉山药汤、牛肉炖栗子等。

“腰为肾之腑”,平时可以多按揉腰部的肾俞穴、腰眼穴、腰阳关等穴位。

药补

大雪进补可选择养生中药,以人参、鹿茸、海马、雀脑滋补脾肾阳气;以枸杞、天冬、熟地滋阴润燥;以大青盐入肾经,引药入肾,引阳潜藏。有温补肾阳、强壮机能之功效。

与此同时,膏方也是冬令药补的佳品。一人一料的膏方,通过调整脏腑阴阳气血之平衡,能促进机体代谢从而激发细胞活力,调整中枢神经功能,提升身体免疫力,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各种临床表现。同时配合医师的心理疏导、行为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有助恢复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康状态。

平时易疲劳、没力气、胃口不好、腰酸背痛又没有实质性病变的;或者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的;或者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均可选择冬令进补膏方,以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信息来源:综合网络

    

上观号作者: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hl/26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