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MA医院互联网应用典型案例推荐

提交单位:医院

一、服务患者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分析

本项目主要针对医疗卫生方面关于基层民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

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功能不全、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慢性病。《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指出,心脑血管病是导致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第一原因,每年用于心脑血管病的医疗费用高达亿元人民币,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社会的巨大负担。我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80%不同程度的患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95%的人对自己的心脑血管系统健康情况不清楚,90%的人对血压水平不了解,60%的人缺乏定期检查和保养。另有资料显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1/3死亡、1/3残疾。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上述慢性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实施上述慢性病的预防措施已被证明能明显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然而,我国疾病控制由于种种原因,却长期处于防治分离的局面。医院的医生只管治疗不管预防,预防保健人员又不能胜任慢病的防治工作,基层民众的慢病防治缺乏统一管理,使得慢性病的防治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探讨一条适合国人慢性病预防治疗行之有效的模式,对遏制上述慢性病的泛滥、降低医疗费用、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有重要的作用。

适合国人慢性病预防治疗行之有效的模式,将有助于实现现代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即疾病防治的重心前移,从重治疗向重预防转变;疾病防治的重心下移,医院向强化基层卫生服务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从“孤立”向协作转变,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基层民众的健康维护为中心,逐渐形成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组织化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的应用效率。

西方发达国家多年来已建立了完善的全国性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监测体系(包括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危险因素和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疗效评估体系等),覆盖面广、资料完整,在指导与调整临床诊治和重大疾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果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率下降了40%~50%。欧美国医院形成联盟,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互通,即通过现代化的网络系统将社区医疗保医院共享,医院负责指导社区医疗保健机构的慢病防控工作,最终实现社区居民慢性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从欧美国家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来看,绝大多数民众的心脑血管疾病、阻塞性肺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其他医疗卫生问题,医院进行,而是要让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医院主要负责慢病防控体系的管理,包括防控体系的信息化改造、医院医生培训、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的查房、医疗指导、危重病人转诊及会诊。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信息互通、分工明确、合作互补、互通有无。只有健全这样的医疗联盟保健体系,建立并完善社区居民健康服务平台,才能实现绝大多数民众慢性疾病的筛查、高危病人的诊治和管理,从而改善专业医疗机构负担过重,民众医疗、保健服务资源短缺的社会矛盾。因此,医院与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相结合形成联盟,并不断完善,是医疗卫生观念的进步、医疗模式向社会化的转变、满足人类对健康与相关服务基本需求的必然。

在英国:英国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服务现代化,在解决看病“难”等问题的努力也进行了很多年。年底到年,英国政府陆续与多家跨国卫生信息化巨头签署了为期10年,总金额逾60亿英镑的合同,拟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卫生信息网基础设施,部署一系列应用服务。通过这个信息网,病医院的服务,获得自身的电子病历档案,网上办理出院手续等;医生可以通过该信息网实现包括电子病历、网上预约、电子处方、医学影像共享及远程医疗咨询等。

在加拿大:政府计划为每个加拿大人提供电子健康档案服务。早在年9月,加拿大就成立了名为Infoway的机构以推动国家以及各地区域卫生信息网的建设。年开始,Infoway宣布计划投资数亿美元促进医疗机构及其他终端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药品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影像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建立用户、医疗服务机构的统一识别系统以及基础架构和标准的研究;并计划在年为50%的加拿大人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年覆盖全部的人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下简称:医院)创建于年,是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早在年,根据北医院改革的要求,结合《北京市-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适应北京市发展区域卫生服务的新形势,医院医院,医院,七家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医疗联盟。医院根据功能定位对各成员单位实行专业对口关系、初步建立了双向转诊、建立了医院为主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建立辅助检查及大型检查绿色通道等。初步探索了区域性医疗资源一体化模式,促进了医疗机构的资源共享、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医疗联盟内部尚未实现网络信息共享、社区医护人员水平不足、慢性疾病患者管理流程尚待完善,医疗联盟在基层民众的健康服务平台构建与慢性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及管理方面尚存在明显不足。为此,依托现存医疗联盟体系,借助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在慢性疾病筛医院的人才优势及管理经验,构建基于医联体的健康服务平台,实现并完善基层民众慢性疾病筛查及高危人群管理,就成为本项目的主要目标。

二、效果评价指标和质量控制措施的依据

1)以医疗联盟为整体,发挥医联体的整体动态管理优势,建设医联体内社区筛查检测及数据管理示范,实现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脑卒中、肿瘤等多发慢性疾病大样本人群的筛查及监测;

2)在医联体内部建设并实施医生指导下的远程慢病监控与管理示范,对被筛查并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脑卒中患者进行统一监测及管理;

3)实现医联体内高危慢性疾病人群健康状况的社区日常医院专家团队的高级健康指导,建立医医院双相转诊会诊绿色通道、大型检查绿色通道等。

三、改进措施和实施情况

医院采用的视频会议系统是该行业的旗舰级产品,代表了目前视频会议技术的最新进展,在带来世界一流的视频协作体验的同时,相比之前的三屏系统,其所需带宽仅为一半,所需的功耗不超过一个电吹风。

四、实施后典型成效

1、基于远程会诊平台的MDT诊疗服务

医院充分利用远程会诊和慢病管理平台,整合专家资源、多学科资源、线上线下资源,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复盘,教学相长、经验共享及互学互鉴,探索出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和一站式服务。

2、基于远程会诊平台的公益手术直播

利用远程会诊平台,我院骨科在“北京时间”进行了为期分钟的脊柱侧弯手术直播,直播在线观看人数一度达到13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更多社会大众、患者了解了脊柱侧弯疾病先进的诊疗方法,同时也向社会呼吁重视脊柱侧弯患儿的诊治。

3、年8月,放射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建立。医院放射医师通过互联网实时远程阅片并完成放射诊断报告,回传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可以就近在社区服务中心“拍片”,半小时左右即可获得报告。目前,医院每天为医院出具放射诊断报告例~例左右。医联体内在线阅片、诊断、疑难影像会诊的模式,方便了患者,保证了放射诊断水平的同质化,提升了社会医疗效率,也推进了社区医疗质量的提高。各项举措有力促进了医联体内医疗同质化,逐步构建了“慢病先行、双向转诊、上下联动、三级共管”的分级诊疗体系。

4、病历开放先行一步---朝阳健康云APP

为深入落实医改,进一步方便患者就医,推进电子病历共享,医院在患者信息发布库的基础之上,推出了一款可以让患者在手机上查看、回顾就诊资料的APP——朝阳健康云。朝阳健康云是一款可以运行在Android和iOS平台的手机APP,患者安装并注册后,可以选择社保卡或京医通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即可在APP医院的就诊信息,包括病历、处方、检验、检查等文字和影像资料。

(1)全面的个人健康档案

朝阳健医院就诊时间轴的方式组织就诊信息,可以详细查看每一次就诊的科室、医生、诊断、处方等就诊信息和包括X光、B超、CT在内的各项检验检查报告。同时该应用程序也可将患者的就诊资料按照病历、处方、检验、检查等进行分类,在各个分类中根据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帮助用户整理、回顾自己的就诊信息。

(2)便捷的慢病管理

朝阳健康云不仅可以查看自己的病历资料,还可以通过创建成员的方式管理家人的就诊资料;健康记录功能,可以记录、回顾血压、血糖的情况,支持科学的测量时间段设置。有了朝阳健康云,不仅解决了纸质病历资料不好保存和整理的问题,也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3)你与医生的距离并不遥远

朝阳医院的就诊情况自动记录您的主诊医生,提供每位医生的详细诊疗记录,让您以主治医生的维度更好的跟踪回顾就诊、康复历程。

(4)第一时间获知检验检查结果

朝阳健康云可以快速推送您在医院包括各类检验检查结果,电子报告单格式保持和纸质报告单一致,真正实现检验检查结果的移动端查询。

1)就诊记录

按照就诊时间和检验检查类别对患者就诊记录进行分门别类整理,方便患者查询回顾,解决了纸质病历整理困难的问题。

2)分类和报告浏览

健康档案中包含了病历、处方、病理报告、检验检查报告等多项内容,其中检查报告覆盖CR、超声、消化内镜、DR、MR等。除文字报告外,朝阳健康云中还可查询影像报告。

3)慢病管理

朝阳健康云充分集成慢病管理模块,连接患者和医生,记录患者血压血糖等各项指标信息,进行科学治疗。

4)智能可穿戴设备接入

开创性的实现了血压仪等可穿戴设备的接入,实现数据的自动读取。

朝阳健康云APP是基于医院“医疗信息发布库”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之一,其主旨在于客观医疗资料的收集与共享,为患者提供客观、连续的个人病历资料,为医护人员全面准确的提供患者医疗信息,实现医联体内患者病历信息的互联互通,为电子处方推送、异地就诊、远程会诊、居民健康档案提供有效的技术工具。朝阳健康云APP目前注册用户总量人,月活跃用户数人,月启动次数为次,根据从系统中提取的患者登录位置分布图可以看出,登录位置集中于医院医联体覆盖区域,这符合医联体主要面向北京市东部城区患者的特点,朝阳健康云通过数据的向院外的流动减少了患者的向院内流动,通过数据的开放增加在社区医疗就诊的便利性,进一步推动患者向基层医疗机构的转移。

更多CHIMA会议信息:

CHIMA开始报名啦

会议通知下载

论文征集

互联网+医疗案例推荐

CHIMA会后参观

图书汇展

智慧医疗创新大赛

HIT厂商问卷调查

CHIMA相约多彩贵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21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