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起撸串吗?
好啊,小龙虾,啤酒都安排上!
如果经常这样吃喝,会导致摄入过多的嘌呤物质,对于痛风患者或痛风高危人群来说,在大快朵颐之后,估计关节炎也要来“敲门”了。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尿酸产生过多和(或)因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析出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疾病。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临床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反复刺激导致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痛风石形成以及肾功能损害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关节炎急性发作。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常于夜间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呈自限性,大多持续数天至两周缓解。
痛风是与高尿酸血症有明确发病关系的疾病,与年龄、性别、种族、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还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与脂代谢紊乱、高血压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疾病等有关。而且,痛风除了对关节、肾脏造成损伤外,在其发病过程中,往往还伴有体内代谢异常,易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痛风与心脑血管疾病有何种关系呢?人体内血尿酸长期在一个高水平,时间久了,便对血管产生危害,诱发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痛风“伤心”又“伤脑”
痛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包括:
尿酸水平与异常脂蛋白代谢和高血压等传统因素相互影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尿酸盐结晶可引起炎症反应,从而通过炎症反应激活血小板和凝血过程;
高尿酸水平可能会通过嘌呤代谢促进血栓形成。
痛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联系
痛风与冠心病
大量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均显示尿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在痛风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研究发现,痛风会增加患者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
痛风与脑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对身体的影响不仅发生在心脏,也容易影响脑部血液循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头痛、头昏、手脚麻木等症状,严重时还可以出现失语、偏瘫、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痛风可加重动脉硬化、加速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增加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痛风患病率逐年递增。不仅如此,痛风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痛风患者往往伴有体内代谢异常,易并发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痛风本身预后相对较好,但一旦出现肾脏、心脏、脑等脏器受累,则预后欠佳。
早期规范治疗,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是痛风的治疗目标。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合理的饮食习惯,也有利于减少痛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坚持做缺血预适应训练,可促进代谢能力,达到控制血尿酸的目的,缺血预适应训练对心脑血管疾病也可起到防治作用。
脑心健缺血预适应训练仪通过经常对人体进行反复的、短暂的、无创伤、无危害的缺血刺激,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机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这些物质参与保护心肌和能量代谢。利用达尔文优胜劣汰的组织进化理论,实现组织自我适应和自我保护的机制。通过这种对人体自我防护能力的刺激,可使人体产生一种对器官和组织的缺血、缺氧性伤害的耐受力,有效避免脑梗死、心脏猝死等恶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END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