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亲戚三年前脑出血,留有后遗症,右手脚一直不利索。近几日头痛、头晕、前额烫手、两侧面颊发红、胃口差,时有抽筋,血压/,到医院看病,西医使用降压药、开胃药治疗,血压虽降,但症状未明显减轻,而且降压药一停,血压立马反跳升高,询问中医是否能治?

经现场诊断发现,病人左脉搏急,舌质红,舌苔黄滑,当前又值春季,气血易升发太过。所以诊断为肝阳上亢引起的肝风内动。用羚角钩藤汤化裁,方用羚羊角、钩藤、桑叶、石决明、茯苓、陈皮、生山楂、炒麦芽、车前草、益母草、枸杞子等药。

三天后,面不红,头不痛,血压正常了。亲戚们都很惊诧,中医对脑出血、高血压有这么好的效果。道理何在呢?

脑出血是现代社会常见病,中医称之为中风。西医认为高血压易引起脑出血,其实高血压只是一个症状,一个结果,不是病因。

西医治疗脑出血、高血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都是在治疗标证。二是忽视机体的有机联系。此案,西医只是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等症状,找不出高血压的病因。同时,见证治证,忽视了五脏的有机联系,比如认识不到此案中肝和胃的关系。其实,肝阳上亢会引起肝克脾胃的情况,就是中医俗称的“木克土”,引起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中医治疗疾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大多标本兼治,从病因入手,控制症状为辅。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多是肝肾精血亏虚所致,这是从本质上找病因。肝肾阴虚,引起肝阳上亢,导致血流加速,超过血管承受能力时,就会引起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肝阳上亢时通常会引起西医所说的高血压,道理也很简单,中医认为肝主筋,肝藏血,血液的收藏,血管的收缩、舒张都归肝脏管理,肝脏功能不和,就会引起血管收缩、舒张失常,导致高血压。上方中,羚羊角、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止痉,茯苓、陈皮、车前草化痰利湿,益母草活血清热,枸杞子滋补肝肾,生山楂、炒麦芽健脾养胃助消化。全方标本兼治,既补肝肾,又清热平肝,同时又健脾胃,并未刻意降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中风的病例不胜枚举。再举一例,看看中医治疗类似疾病的思路。

有一苏姓大爷,头顶和眼珠子疼痛半年,痛时心中嘈杂难过,心烦想呕,常失眠,大便干燥,便秘,血压高,春季加重。

中医用生地、茯神、阿胶、沙参、火麻仁、制首乌、沙苑子、酸枣仁、桑叶、菊花、石决明、麦冬、炙甘草等药治疗。五天后症状基本消除。

“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季是阳气发越,肝气上升,此为自然升腾之气。四时是中医治病时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