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患者注意了!做好五件事 安然

入夏以来,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明显增加,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在此提醒心脑血管病患者:要做好八件事,以便安然度过炎夏。

不要猛然回头

颈动脉狭窄、斑块是检出率越来越高,同时也越来越受重视的心脑血管发病基础之一。在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异常的夏季,这一危险因素更需重视。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一旦脱落,会给心脑血管造成重大打击,甚至引发脑梗、心梗,并有可能威胁生命。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猛回头或者做颈部的按摩,以免意外发生。40岁以上、高血脂、血压不稳的人,对此要尤为注意。尤其是猛然回头这一动作,可能会成为心脑血管崩溃的导火索。

严格监测血糖

糖尿病人在夏季千万不要把血糖降得过低,否则患者反倒容易出现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一般来说,夏季血糖最好控制在空腹6~8毫摩尔/升,饭后8~10毫摩尔/升。

起居有节,适时运动

中医认为,夏天应是中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这两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人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就算你是安静地坐着,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血液循环还是会加快并且身体的耗氧量也随之增加。一些本身就患有疾病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非常容易发病,特别是一些患有心脑疾病的患者,耗氧量的增加是直接导致疾病发生的首个原因。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得早,都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都是发生在早晨6~l0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因此锻炼应尽量避开。

饮食清淡,保证水分充足

血液黏稠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以防止血液变黏稠。夏季人体活动量大,因此会随之流失大量的水分,但由于很多人都没有经常喝水的习惯,就直接导致出现血液黏稠的情况。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时也适量喝点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如下症状要警惕

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当出现以下的症状时,一定要警惕了:双下肢出现无法消除的浮肿;反复出现牙痛、牙周疾病;年轻男性出现脱发;皮肤出现黄色脂肪瘤;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或一过性晕厥等。









































白癜风最佳治疗
白癜风是怎么样引起和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1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