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后到上午的时间段,常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魔鬼时段”。有研究显示,将近30%的脑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生在早上6~10点。其主要原因是,清晨时段身体会出现固有的节律变化,如心率增加、血压升高等。对本就身体脆弱,且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这种“晨峰现象”可能会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脑血管负担,诱使疾病发作。此外,这个时间段内会出现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迅速升高,血小板聚集力显著增强,发生猝死以及血栓事件的风险明显加大。如何应对?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正在服用长效药物(即每天只需服药一次者),可考虑在晚上睡前吃,可保证清晨时体内具有较高的血药浓度,从而更好地预防疾病发作;如服用短效药(比如降压药),最好一清醒就服药,然后再起床。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自行调整服药时间和剂量,必须咨询医生意见。此外,早上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遵循“3个半分钟”原则,即醒来之后先躺半分钟,活动胳膊腿;坐在床上等半分钟;在床沿坐半分钟,然后再下床活动。这样做可以使身体逐渐适应清晨活动量的增加。

赞赏

人赞赏









































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著名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1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