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季节”,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忽冷忽热,易引起血压升高、血栓形成,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近几年,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文末有福利哦!)
心脑血管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有哪些表现?心血管疾病心悸、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
脑血管疾病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无病防病发生;二级预防是为了降低再次发生的危险及减轻致残率,即患病后防止再发病。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2.晨练应注意的问题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3.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与预后。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戒烟少酒,劳逸结合;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5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g。4.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是关键(1)血压控制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制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可下降90%。(2)血糖控制
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率为74.07%,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血糖。饮食无疑是控制好血糖最关键一环,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同时注意低糖饮食。适量的运动也可以有效降低血糖。(3)血脂控制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5.冬季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6.勤体检
随着现代生活条件好转、生活节奏加快,心脑血管疾病愈发有年轻化的趋势。要有定期体检的意识,诸如胸片、血管彩超、血管增强CT、头颅血管磁共振等等无创检查方便快捷。现代医学的这些手段可以帮助帮助我们尽早发现问题、判断血管情况,及时诊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2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