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张云云医生工作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感染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新型冠状病毒与其他病毒一样,基因组会发生变异,影响其病毒生物学特性,如入侵细胞、复制、传播的能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临床上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或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发展为重症,出现呼吸困难、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首要标准。
中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认为邪气从各窍道粘膜外通膜系(口鼻腔粘膜、呼吸道粘膜、消化道粘膜、眼结膜等)进入体内,在体内上下传变。中医学“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在预防疫情及其传变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预防应重视以下三点:
壹
强正气
中医“强正气”可大致分为补益肺气、调畅肺气和健脾除湿三方面。
01
补益肺气:
《温热论》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肺气充足是抗邪关键,对于平时容易感冒,或者既往有慢性肺病常常咳嗽乏力,动则气喘等肺气亏虚者当补益肺气。
02
调畅肺气:
维护上焦膜系(口鼻腔粘膜、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至关重要,而膜的功能健全建立在膜道气机运行的通畅上。对于膜道不畅者,防不在补,而在宣通上焦膜系,通则不易留邪。因此,对于有上呼吸道症状者,应当及时治疗,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保持肺脏清通。
03
健脾除湿:
因新型冠状病毒致病性质为“湿毒”,故健脾祛湿为预防的另一原则。脾胃居人体中部,主斡旋气机及调节水液代谢,同时作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的主要来源,脾气盛满则水液运化顺畅。而湿邪袭人,脾首当其冲,所以应当首先顾护脾胃,一方面要祛除体内素停之湿,防止邪气内外互感;另一方面要加强水液代谢能力,以排湿于体外。总而言之,湿去则毒无所依。此外,补脾可安肺,即“培土生金”,中焦气机调和,水谷之气不竭而卫气化生有源,则抗邪有力。
贰
避毒气
中医防疫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除掩口、掩鼻外,对于驱散空气传播性疫毒亦用佩带香囊及熏艾之法。佩戴香囊驱疫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起效,一则祛除体内秽浊之气,二为驱散外在瘟疫之邪,使邪毒不可侵及诸身。
同时,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医院治疗,既有利于对患者的观察诊疗,也有利于他人避疫毒之气。
叁
养神气
当下疫情传播迅速,闭户牖而处、减少外出活动是防止传播的有效途径。然闲居于室,似无劳力所扰,而久坐久卧亦伤气血、坏形体,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运动不足,过度闲逸,可导致真阳受损,元气不充及津血郁滞,从而引发疾病。因此,疫情期间更应注重精神调护,劳逸适度,使形神调和,精神内守,邪不可侵。
饮食建议
合理的营养也有利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提出以下10条关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的饮食建议:
01
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不吃野生动物;
02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03
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ml;
04
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05
保证充足营养,在平时饮食的基础上加量,既要吃饱、又要吃好;
06
饮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增加商业化肠内营养剂(特医食品),每天额外补充不少于大卡;
07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不要节食,不要减重;
08
规律作息及充足睡眠,每天保证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
09
开展个人类型体育锻炼,每天累计时间不少于1小时,不参加群体性体育活动;
10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量补充复方维生素、矿物质及深海鱼油等保健食品。
小结
中医的预防可以采用中药、针灸、推拿、功法等方法。对于尚未确诊,处在临床观察期的人群,第九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建议出现乏力伴胃肠不适,可选择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若出现乏力伴发热可选择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疏风解毒胶囊(颗粒)等对症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任何预防性用药亦需辨证,辨证是中医诊疗的核心。如果不加辨证,贸然施治,则徒增危害。诸如金银花、连翘等清热之品,因其性寒可清热解毒以祛温热之邪,同样可伤及脾胃阳气。即使是人参、阿胶等补益之品,若不辨体质而妄用,则徒留火热滋腻之弊。是故前人再三告诫,勿犯“虚虚实实”之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调护还需请医师把关,辨证预防,令人元气壮盛,精神强健,正气充实,疫毒之气无从侵入。
参考文献:
1.丁思元,王琪格,林明欣.古今中医药文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启示.中医杂志,,61(16):-.
2.杨冠男,姜欣,谷晓红.从中医膜系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43(8):-.
3.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防治新冠肺炎的饮食营养专家建议.饮食营养,,4:35.
4.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
作者简介
甄晓敏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
研究方向: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
擅长:脑血管病、高血压病、认知障碍、头晕、头痛、失眠等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工作室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