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高发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早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11034.html
秋冬交替季节,剧烈的气温变化往往容易引发呼吸道、心血管都多种疾病,热别是中老年人,受寒冷气候的影响,身体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弱,心、脑等负荷加重,逐渐的冷空气极容易直接刺激血管,影响心脑血液供应,早晚及室内外温差大也容易引起人心脑供血不足。特别是老人又喜欢早起晨练,更要多加注意。
现在心脑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以下四类人群要外注意:
1、中老年人。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身体抵抗力普遍下降。2、肥胖人群和过度饮食人群。肥胖的人脂肪及胆固醇超标,为脑血管疾病埋下了病发的隐患。过度饮食人群。从而导致肥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3、嗜烟酗酒人群。吸烟喝酒会对血液循环及内脏造成伤害,进而出现血流不畅、血管痉挛的毛病,最终极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4、压力过大人群。压力过大会影响到整个神经系统,导致精神紧张。触发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诱发因素:1、情绪不佳(生气、激动)。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酒不当)。3、过度劳累、用力过猛、超量运动、突然改变体位。4、气候突然变化、妊娠、大便干结、用脑过久、用脑不当。5、服药不当,如降压降糖将脂药物使用不当。脑血管疾病的征兆:1、突然面瘫、上下肢无力,尤其在一侧。2、突然语言、意识或理解障碍3、突然头晕平衡障碍、行走困难。4、突然单眼或双眼失眠。5、突然未曾经历过的剧烈头痛。九点防范不能少:1、情绪不能过分激动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避免中强度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2、控制血压时凉时热、变化无常的天气易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尤其男性应保持乐观情绪,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避免酗酒,有高血压的患者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压。3、充足睡眠秋冬季天气凉爽许多,入睡也容易了许多,因此,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够7个小时,且睡眠质量要高。4、合理饮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风贴秋膘,饮食应坚持以清淡为主,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饮水量,因为饮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严格遵守糖尿病饮食,定时测血糖,定时服药或者注射胰岛素。5、适量运动特别推荐“三、五、七”运动法。“三”是指每天步行3公里以上,且每次坚持30分钟。“五”是指每星期要运动5次以上。“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太快心功能容易超负荷。6、严防感冒秋冬季节温差大,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尤其当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时,人们极易伤风感冒,应及时增减衣物,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因心衰病人的抗病能力差,因此对感染要特别重视,如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等。7、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饮食中过多的摄盐是心脏疾患的“敌人”,但食盐摄入太少又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会导致另外一些疾病(如低钠血症)。摄盐多少才是合适的呢?一般轻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中重度患者还要适度减少。8、携带药物出游时,心脏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出现症状时及早服药。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医治。9、积极识别脑血管疾病的先兆,一旦发生,及时送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糖尿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甲亢、甲减等甲状腺疾病,痛风、座疮、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病症。嘉宾:孙丰雷长按识别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什么医院是专业的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1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