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工作,提高护理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年3月5日下午18时,医院科研创新小组在1号楼南楼15楼西阳光房如期进行了为时1小时的文献阅读学习讨论会议。

此次会议由护理科研创新小组组长陈云霞护士长主持,N4级主管护师及小组成员10余人参加,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献阅读,集体讨论、学习借鉴方法、总结评价。首先,陈云霞护士长带领大家分别学习讨论了三篇高质量具有临床工作指导性的文献,包括:

文献一.3例颅内外沟通性肿瘤切除及头皮修复的围手术期护理;

文献二.护士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文献三.改良手指在经桡动脉行灌装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学习结束后,在陈云霞护士长主持下,在场护理人员结合临床实际积极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现场学术气息浓郁,学员情绪高涨,一场严谨而热烈的学习讨论如火如荼的展开。

针对文献一,神经外科三病区护师梅洁提出,颅内外沟通性肿瘤属于外科临床上的罕见病,其切除及头皮修复手术难度高,涉及耳鼻喉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程序未形成特定的护理常规流程和规范,故此种病患的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增加,这篇文献在其日后的临床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文献在很大层面上算是一次经验性护理个案。其后,陈云霞护士长指出此文献的亮点:病例的罕见性拓宽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视野,借鉴此文献,我们要善于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共性中的个性,用于指导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对相似病患“区别对待”,善于总结。

针对文献二,脑血管二病区主管护师杨艳芳老师提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的主导一直都是医生,由护士主导来找出流程中的欠缺方面,通过实验性研究得出合理的流程方案,使流程更加优化,大大提高了医生在时间窗内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率,这种工作流程的优化方法,同时适用于遭遇任何急危重症以及一切突发情况的流程,我们可以留心发现一下,工作中有哪些流程不是最优选择,还可以更好?借此我们可以对多种类型的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各位小组成员纷纷记下笔记,均发现自身有需要优化之流程以及工作方式,可以试用文献中提出的方法对其进行检验。陈云霞护士长对此篇文献进行了总结:在工作中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优势,调动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够发现问题,主动发挥在护理工作中的主导先锋作用。

针对文献三,杨艳芳老师认为现在她所在病区,王子亮主任医师为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的体验,已将大部分介入手术入路方式由经股动脉入路改为经桡动脉入路,此项革新意味着患者在介入造影及手术后的身体舒适度达到了外科手术的巅峰,使患者能够充分体验到无创手术的优点,住院舒适度明显提高,但这种发展也要求我们护理团队要与时俱进,寻求使患者进一步增进舒适程度的方法,因为几乎所有经桡动脉入路手术患者术后上肢均会感到明显的肿胀与不适。怎样改善这种症状,这篇文献或许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宽阔的思路,文中提到的改良同样适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我们可以据此试行一些改良策略,并对其进行一些改良优化,观察其效果是否真实可靠,使之更加适用于本科室的工作。陈云霞护士长对杨艳芳老师提出的设想十分感兴趣,建议杨老师将其作为一个课题进行一次研究创新。

此次学习讨论的内容适用于医院的所有科室,通过此次学习讨论,小组成员纷纷表示,这三篇文献是他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开阔了眼界,也开辟了文章书写的新思路,大家更是认识到护理工作处处是学问,遍地都是文章,多阅读,多学习,精益求精才能使我们的护理工作质量更上一层楼。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
福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1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