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nCoV)性肺炎首先在武汉被发现,此后陆续出现在全国各地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截止到年2月3日下午,全国确诊病例人,死亡病例例。尽管与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相比,新型冠状病毒性感染的死亡率似乎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更加广泛的感染性,仍然需要高度重视,加强防范,及时诊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除此之外,对于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来说,我们同样关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否会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面对-nCoV时是否面临更大的风险?医院心内科郑博主任医师的文章编发此文,以便心脑血管病患者更好的理解此次疫情的影响和做好预防措施。01

易感性

基于目前99例-nCoV肺炎住院患者的回顾分析中,40%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患,往往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紊乱,最终导致更易感染。因此,中老年男性,尤其是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更加易感,需要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中更加提高警惕。02

严重程度和死亡风险

基于目前的数据,-nCoV肺炎院内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为33%,其中17%的患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出现急性肺损伤,3%出现急性肾损伤,4%出现感染性休克。但由于样本量较少,且时间有限,资料整理仍不完整,无法明确心脑血管疾病与-nCoV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尽管目前-nCoV感染的总体死亡率并不高,但基于最新回顾性分析,住院死亡率在10%左右;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接近2/3,27%患者合并高血压。而来自香港的单中心研究发现,合并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同样是死亡以及需要机械通气的独立预测因素。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容易在-nCoV感染后发展为重症患者,死亡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及时的诊治,和更加积极的处理策略。03

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机制

尽管目前仍然缺乏针对-nCoV深入的研究,但结合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仍然可以推测-nCoV感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心血管系统:

低氧血症

炎症

应激/焦虑

ACE2

正是由于上述潜在的作用机制,-nCoV感染可能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应激和焦虑等导致的儿茶酚胺升高,以及ACE2途径的影响等,可导致血压升高,但同时由于潜在的摄入不足、发热、出汗等,导致容量不足和电解质紊乱,同样可以引起血压下降;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严密监测血压水平,去除影响血压波动的诱因,必要时调整药物治疗。冠心病:既往明确冠心病的患者,在-nCoV感染期间更应格外注意。应激、炎症状态等都可以导致斑块稳定性下降,并且在减少氧供的同时增加耗氧,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因此,积极的纠正低氧血症和炎症状态,控制过快的心率和稳定血流动力学至关重要,长期的二级预防药物仍应坚持。但对于合并明显的肌肉损伤(肌酸激酶显著增高)的患者,他汀治疗需要谨慎,必要时停用,从而避免引起相关并发症。心肌损伤和心功能的影响:对于既往心力衰竭的患者,任何的感染都可能引起心衰加重,因此预防显得格外重要,对于-nCoV,我们仍然需要更加长期的观察。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由于上述诸多机制,在冠状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包括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尤其是既往存在心血管疾病基础的患者需要更加提高警惕。综上所述,-nCoV可能累及心血管系统,既往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感染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一定要加强防护避免感染,在家可以做以下措施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1.尽量少出外,避免去人多密闭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接触距离1米。

2.勤洗手,出外回家、饭前便后都要洗手。3.每天早晚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取暖的通风扇保持通风状态,有条件者更换高过滤度的滤网。4.保持适当的运动,坐直背椅,不要“葛优躺”。5.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节食减肥。

6.要定时定餐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同时保持平时规律的治疗方案,监测症状和身体的变化,提高警惕的同时还要放松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信我们一定可以

并肩作战,战胜疫情赢得胜利!

→呵护“双心”健康,跟失眠、心悸、焦虑、抑郁等说拜拜!→“多情”的心脏——“双心疾病”→不可忽视的“双心疾病”→熬夜伤神,参柏舒心来助力睡眠!→心慌、胸闷使用参柏舒心胶囊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

的心脑血管健康资讯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