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医院院长胡盛寿日前在中国心脏大会上介绍,由于人口老龄化、心血管危险因素流行等原因,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他建议应以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体系为抓手,构建以健康环境、健康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特征的“零级预防”。
胡盛寿介绍,“零级预防”是指在生命早期强调心血管健康,以预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发生为目标,以健康饮食、身体活动、肥胖、吸烟、睡眠和心理为干预对象,形成有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环境。
中国心脏大会现场。中医院供图
根据最新版中国心血管疾病与健康报告,心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每5例因病死亡病例中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而且心血管病发病率持续升高。其中,相较于城市,农村心血管病死率更高。
中国工程院高润霖院士介绍,心血管病患病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吸烟、糖尿病等,高盐饮食和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容易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危害。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社区是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主战场,多项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主要的危险影响因素绝大多数可以在社区进行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下一步将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的培训质量,通过互联网技术加速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据介绍,以“健康心脏健康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心脏大会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主办,以线上线下方式交流分享心血管病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记者彭韵佳、沐铁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