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但此时气温较高,气压偏低、空气湿度偏大,空气氧含量降低,人体体内水分流失多,因此心脏大脑等重要脏器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同时由于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夏天到了,我们要给心脑血管病患者提个醒,请注意身体变化,面对夏天诸多的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如何安度炎热夏季呢?
防止“情绪中暑”,做到“心静自然凉”
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要避免懈怠厌倦,恼怒忧郁的情绪。嵇康《养生论》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适时运动,做到起居有节
夏天应是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l0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多发时间,因此锻炼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
老年人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开阔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保证水分充足摄入,注意饮食清淡
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勿过咸、过甜,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白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胃食物。
高血压者应注意每日的盐摄入量控制5克以下,同时提高摄入含钾丰富的食品,多吃些新鲜蔬菜、瓜果及豆类制品。要注意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每天要饮水在毫升以上,汗多时还要增加饮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时也可适量进点水,此举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有条件者可多喝如绿豆汤、百合汤、莲子粥、酸梅汤等饮料,既可补充水分,又能清热解暑及增进食欲。如根据民间验方《菊槐绿茶饮》所载,可将菊花、槐花、绿茶各三克放入茶杯,沸水冲泡,频频饮之,每日数次,不仅解渴,还能降低血液黏度。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高危因素,夏季炎热,这些危险因素很容易出现波动,引发危险事件。首先是血压的波动。由于气温升高,血管扩张,血压可能会有所下降,而这个时候如果降压药得不到及时调整的话,可能会使血压降得过低,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就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等意外。因此,在血压容易波动的时期,建议高血压患者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必要时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血压大起大落。血脂和血糖也会因夏季气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出现波动,所以也要严格加以控制。
心衰患者,调节水盐
炎炎夏日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是一次艰难的考验,稍有疏忽,急性发作就会不请自来。心衰患者在这个时期要注意液体的进出量和盐的摄入量,根据浮肿情况随时调整利尿药的用量,尽量不要让脚肿出来,不要出现疲乏无力感,一旦有这些症状或体征出现,就要及时化验电解质,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量和水盐的补充量。另外,特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突然发生的胸痛、气急、喘促要提高警惕,持续15分钟不医院就诊,持续30分钟以上者,即使医院检查。活动能力明显下降者,比如原来散步较长距离没有问题的,突然走米就走不动了,原来爬三四层楼没问题的,突然爬两层楼就心慌气急了,医院去诊治,以免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
夏季中风多与空调使用不当有关
根据临床显示,夏季中风的病人很大程度上与空调使用不当有关,夏季居室内外的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体血管不断收缩和舒张,直接导致血压变化,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很难适应,容易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诱发心梗或中风。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老年人要注意监测相应指标,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一旦出现头痛、头昏、肢体无力、半身麻木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发生不测。
老年人夏季经常吹空调容易损伤身体健康,建议不要经常吹空调。传统的摇扇子降温不仅能达到乘凉避暑的效果,还可以活动上肢锻炼身体,预防肩周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需要多少钱治疗白癜风偏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y/1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