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心脑血管药物当属阿司匹林、他汀和降压药,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合理使用!
一、阿司匹林
1、了解阿司匹林使用风险
无论国产还是进口阿司匹林,都可引起致命的胃出血和脑出血。数以亿计的患者正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必须进行用药交代,而且应规范化。
肠溶片应餐前服用;当出现上腹不适或身体有出血表现时,请及时就诊;注意粪便颜色变化,当出现血便,或黑便时,请及时就诊;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用药期间禁止饮酒。
2、了解何时服用最好
清晨血小板更活跃,心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6:00~12:00点。
肠溶或缓释阿司匹林口服后需3~4小时达到血药高峰,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好地抑制清晨血小板功能;若每天上午服药不能对事件高发时段提供最佳保护。
但是,没有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证实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多减少心血管病事件,而且阿司匹林一旦生效,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持续性的,不必过分强调固定某一时辰服药。
3、偶尔忘记服用怎么办?
体内每天约有10%~15%的新生血小板,故需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以保证新生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
偶尔一次忘记服用阿司匹林,体内仅15%的血小板具有活性,对于抗栓作用影响不大。不需要在下一次服药加倍剂量,过量服用阿司匹林不良反应会增加。
5、对溃疡病史患者,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阿司匹林;有溃疡病病史的患者,需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Hp)。
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联合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或法莫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等。
6、为何慎重选用解热镇痛药?
布洛芬与阿司匹林共同作用于COX-1结合位点,可产生竞争抑制,而影响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效应,因此须与阿司匹林至少间隔5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对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无影响。
7、拔牙时,是否需停用阿司匹林?
牙科手术,如简单拔牙无需停药,尤其是血栓风险高的患者。复杂的牙科操作可能需要停药。
8、如发生牙龈出血、痔出血和皮肤瘀斑如何处理?
出血轻微,可不中断治疗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局部处理。
如果局部处理使出血完全控制,则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严重痔出血者应暂停用阿司匹林,积极处理原发病。
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出现皮肤淤斑,应监测尿、便潜血、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力。同时注意有无其他脏器出血倾向。
若无明显异常,可严密观察皮肤出血情况的基础上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或酌情减量;若出现血小板减少,考虑停用阿司匹林。
必要时及时就医。
9、哪些病患者,应该使用阿司匹林?
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急性期稳定后的二级预防,包括:
·具备中高危因素的一级预防人群(10年心血管病事件风险10%)。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后(通常12个月)。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通常12个月,取决于是否植人支架及种类)。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
·外周动脉疾病。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生物瓣膜置换术后(3个月后)。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后(6个月后)。
二、他汀类药物
了解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降脂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降低心脏病发作与卒中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应用广泛,不良反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22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