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科举办脑白质病学术研讨会,有朋友对于脑动静脉瘘所致脑白质病变感觉很诧异,今特找出2年前一粒分享之,以不辜负朋友的好学上进之心!
患者男性,63岁,因“间断性头痛2月余,记忆力下降及行动迟缓20余天”以“脑白质病变”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感冒后出现自头痛,以枕部后颈部为著,性质为胀痛,持续约十几分钟,休息睡觉时可缓解,伴有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共呕吐2-3次,非喷射样,为胃内容物,医院诊治,对症治疗,症状有所缓解。20天前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以近记忆力下降为主,判断反应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同时出现走路迟缓,语速变慢,四肢活动发僵等症状,发病以来,不伴有抽搐发作,无视物模糊,无耳鸣等不适。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可达/90mmHg,规律服用尼群地平10mgqd,血压控制可;糖尿病史2年,规律服双胍类药,平素血糖控制在6.5mmol/l左右;头颈部僵直,行动迟缓5年;腰椎间盘突出4-5年。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无食物过敏史。
查体:右侧卧位血压/74mmHg,左侧血压/73mmHg,心率62次/分,颈部僵硬强直,转动困难,双手以及双足皮肤呈银屑样改变。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查体:神清,构音障碍,语速缓慢,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不清,记忆力、计算力减退,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V级,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双侧指鼻、跟膝胫试验欠稳准,轮替动作笨拙,闭目难立征阴性。双侧针刺觉及音叉振动觉对称。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掌颌反射、Hoffmann征阳性。双侧Pussep征阳性。
辅助检查:
头部MRI见下图:双侧脑室旁、额顶叶白质、双侧内囊后肢对称异常信号,脑白质病变;颅内多发异常血管留空影,动静脉瘘?局部瘤样扩张;双侧横窦、直窦、上矢状窦后部局部异常信号。
做完核磁共振,影像学专家已通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诊断脑动静脉瘘,脑白质病变。剩下的事情其实就是治疗问题了,但治疗之前需要先行全脑血管造影-DSA,结果如下:左侧横窦-乙状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由双侧脑膜垂体干及颈外动脉分支供血,右侧乙状窦闭塞,全脑血流缓慢,右侧基底静脉瘤样扩张(见下图)。
诊断明确,下一步就是治疗了。请神经介入科会诊,择期手术,因患者心率慢,窦性心动过缓,邀请心内科会诊,建议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完善甲状腺功能、BNP、心肌酶等,复查心电图。请麻醉科会诊,因心电Holter检查提示最低心率39次/分,考虑麻醉风险较大,介入治疗暂缓,建议心内科会诊。
次日晨5时患者突发双眼上翻,呼之不应,口角及双上肢抽搐,口吐涎沫,持续约1分钟,考虑症状性癫痫,给予心电监护,建静脉通道,并建议头部CT检查,家属拒绝,40分钟后再次发作,予以抗癫痫治疗,并查头CT,结果:右侧颞顶叶脑出血。
最后,在心内科和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介入科专家们冒着风险为患者实施脑动静脉瘘固体栓塞术(见下图),手术顺利,中间细节不赘述,患者术后转重症监护病房。
脑动静脉瘘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病变部位的脑动脉与静脉之间没有毛细血管沟通,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血流阻力骤然减少,导致局部脑动脉压下降,脑静脉压增高,由此产生一系列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和病理生理过程。
小型动静脉畸形可没有任何症状或体征,绝大多数动静脉畸形可出现一定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有:1)出血:发生率为20%~88%,并且多为首发症状,如果是AVM脑浅表的血管破裂,则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如破裂的是较深的血管则引起脑内血肿;邻近脑室或脑室内的AVM破裂常为脑内血肿伴有脑室内出血或仅脑室内出血。AVM出血多见于脑实质内的血管团血管破裂,引起脑内血肿的机会多;2)抽搐:约有一半以上病人癫痫发作,表现为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以额叶、顶叶及颞叶的AVM抽搐发病最多;3)头痛:半数以上病人有长期头痛史,类似偏头痛,局限于一侧,可自行缓解,一般表现为阵发性非典型的偏头痛,可能与脑血管扩张有关;4)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主要为运动或感觉性功能障碍,常发生于较大的AVM,因大量脑盗血引起脑缺血发作,最初短暂性发作,随着发作次数增多,瘫痪可加重并成为永久性。此外,脑内多次出血亦可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加重,脑盗血所致长期缺血的脑组织随着年龄增长,脑动脉广泛硬化或血栓形成,脑萎缩的进展较正常人快,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发展亦较快较重;5)其他:巨大型尤其是涉及双侧额叶的AVM可伴有智力减退,较大的AVM涉及颅外或硬脑膜时病人自觉颅内有杂音。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显微手术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具体选择何种治疗,应个体化,“辨证施治”!
至于患者为什么表现为脑白质病,为什么明明左侧硬脑膜动静脉瘘却发生右侧顶叶脑出血,小盆友您想通了吗?!
不过,脑动静脉畸形非神经内科病种,了解即可,还是把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吧!
王新高喜欢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