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昨页,走在今日时光路上,迈着坚实的步伐,展望着美好未来。这是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一步步努力前行的样子,是中国脑血管病事业一步步发展壮大的样子,是中国力量全面崛起走向世界的样子。
年6月28-30日,我们迎来了CSATISC,这是中国神经科医师多年努力付出开始成果转化、福益医师和患者的季节,在大会上,只要你坐下来静心聆听,就会感受到来自不同领域那份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不能观瞻全部,从新闻发布会这一隅透视来自不同视角的highlights……
CSA三大奖项获得者:引领我们前行的榜样
今年中国卒中学会(CSA)评选出CSA终身成就奖、中国卒中奖和国际合作贡献奖三大奖项。
分别为原医院院长、脑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李作汉教授,医院神经科徐运教授,墨尔医院脑中心主任、原世界卒中组织(WSO)前任主席StephenDavis教授,他们是青年医师的楷模。
从前辈身上,我们感受到他们为医学事业真诚奉献的身影,他们为「大家」不为「小家」,为祖国医学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徐运教授为代表的中青年专家发挥着新时期最为关键的一环作用,他们承经典融创新,眼光卓越,在他们挥宏指引和孜孜努力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脑血管病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Stephen教授见证了中国神经科医师一年年的成长和骄人成绩,他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努力,这些世界级大咖们走出他们的地域、国家,面向世界,为全球事业的发展奉献着他们的身心。
《脑卒中诊疗王拥军观点》:站在大咖的肩膀上,领略不一样的视野
科技发展带来了各领域发展日新月异。仅洞观全球脑血管病领域的动态,瀚如烟海的文献,对临床工作忙碌无暇的医生,无疑是个很不小的工程。
新出版的《脑卒中诊疗王拥军观点》为大家解决了这一难题,该书系统介绍了年下半年-年上半年国际脑血管病领域的最新进展,梳理和指出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发展重点和未来走向。
年重点在流行病学,年侧重在抗血小板治疗,溶栓、血管内治疗时间窗延长方面,今后研究的重点将围绕「未溶栓、未血管内治疗的患者管理及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后的残余风险」方面展开。
从书里,我们将能感受到王拥军教授的高瞻远瞩和睿智,常常简单明了道破机关,指出关键问题所在,并指明方向。有这些大咖们的掌舵引领,中国脑血管病事业正稳步行进在未来更宽广的光明之路上。
CAPITL研究:抗动脉粥样硬化中国新证据
CAPITL研究是应用通心络胶囊干预颈动脉斑块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
该研究证实了在现代常规抗动脉粥样治疗的基础上,通心络治疗可延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和血管重构的进展;通心络组主要心血管事件首发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且安全性良好。
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方法,他汀类药物虽有逆转斑块的作用,但因其副作用,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一直不很理想。用现代西医循证的理论验证中成药疗效,发挥其副作用少的优势,将会利益更广大患者,这一直是中医学者们思考和努力的。
中西医联合,发挥各自优势,将是未来防治CVD的一个重要方向。
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个体化治疗探索之路:从CHANCE到CHANCE-2
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治CVD的经典话题。年NEJM医院发起的CHANCE研究结果,奠定了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高危(HR-NICE)患者(包括轻型卒中或TIA患者)应用抗血小板治疗的金标准方案,改写了国际指南。
后来在东西方国家先后证实了CHANCE研究的结果(如年POINTS研究)。年全球领域专家相聚中国共同达成了《轻型卒中与TIA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国际共识》,并于年3月发表在BMJ上。
年CHANCE研究亚组分析结果发表在JAMA上,表明当患者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等位基因时,对氯吡格雷产生抗药,疗效下降。
氯吡格雷出现抗药时,如何用药?
为此,王拥军教授团队发起了PRINCE研究--替格瑞洛在急性HR-NICE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研究。年6月,BMJ发表了该研究结果,证实相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显著降低HR-NICE患者的血小板高反应性。
PRINCE研究为优化这类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将来的临床实践及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门诊管理规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21358.html